其实文章内容素材来源还是不少的,不要仅限于在自己脑袋里挖。本文笔者将与大伙推荐几个新媒体内容创作素材来源。
开始做个人自媒体,写写文章,相对于做企业账号,愈加的随心所欲,没那样多限制和条条框框。核心当然也还是先把文章内容写好嘛,言之有物,真实表达,个性的投射。
我常常开玩笑说,写一篇优质文章不算本事,长期能写出很好的文章才是本事。
但想法枯竭,不了解写什么,这对于做自媒体写文章的人来讲,绝对不是什么稀罕事。可能写了一段时间的文章就完全不了解写什么了,思维打不开,内容产出也困难。
这太正常,人的脑容量毕竟有限,写着写着,自然可写的内容愈加少,由于已有信息在不断消耗。那如何解决呢?
其实文章内容素材来源还是不少的,不要仅限于在自己脑袋里挖。
咱们也不往大的说,这里老贼就说一些我过去常见的内容来源途径,期望能打开你的思路。
01 自己工作、生活历程
自媒体人自己在工作、日常的历程肯定是写作最好的素材,不只真实,而且与众不同,富含感情。
结合自己对生活的察看和考虑,会有源源持续的写作素材。
你看不少自媒体大V常常会写我们的成长经历、生活历程,很受青睐,他们写得入木三分,看的人也感同身受,譬如《女性年龄大了就该凑合?我偏不》。
厉害的自媒体人,赢在对世界的敏锐度、对生活的考虑、独一无二的察看、异于常人的洞察、特别的历程与自己多年的生活积累……
写10W+先把自己活成了10W+。
02 社交聊天内容整理
有人的地方就有聊天,有聊天就有素材。相信我,你去注意一下那些QQ群、微信群、平台精华帖讨论区等等,天然会产生很多的话题和内容素材,且都是读者们关心的。
你也可以主动在一个或几个微信群针对一个主题发起讨论,激起大伙一块畅所欲言,这都是素材啊,有时就单把聊天记录整理一下直接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我有个朋友做常识星球,他有个绝招,就是在行业平台中找那些讨论激烈的精华帖,光讨论就有几十页,里面会有很多好的看法,但这类点都比较分散和杂乱。
他每次就花点时间去采集再整理一下,然后发到常识星球,挺受青睐。
03 借势热门,输出看法
热门就不需要多说了,一直是内容创作的最爱,不只自带流量,而且关注度高,看的人也想转发,读者自己也爱追热门。
目前每年的那些常规热门有不少人整理,
几乎每一个主流平台也都有热榜,
不难找到。
譬如知乎本就有全站热榜,还有科学、数码、体育、时髦、影视、校园、知乎日报等范围的热榜,都在那了,这都是源源不绝的素材。
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挖掘热门的切入点,反复训练自己对于热门的嗅觉,与独到的看法。假如习惯以热门作为素材来写,你永远都不缺写的。
04 我们的眼光看其他人的历程
你一个人一个人的历程和故事一定是有限,甚至贫乏,但这个世界它有形形色色的人、光怪陆离的故事。
你身边的朋友、你的家人、你的同事,或者你上网看到的其他人的故事都可以是你的素材。
自媒体人要善于去挖掘这类人和事,有敏锐的洞察和不同的思维,站在我们的角度和眼光去向读者讲述,去表达你的考虑,去倾诉你的感情和价值观。
譬如《48岁女快递员被迫下跪:生而为人,我劝你善良》,就是透过这个女快递员的故事,表达作者的不忿和看法。
05 写过的文章再翻新
自媒体人写我们的文章,假如坚持写下去会沉淀出很多的历史内容。
譬如在公众号上你得持续的推送新内容,有的老内容只能在历史页面石沉大海,哪个会那样有耐心一直往下滑?
存量内容假如发完就翻篇了,对作者真的是一种损失。
而且有时候伴随个人的成长与眼界的提高,不少看法会发生变化,所以倒不如把一些之前写的优质文章重新进行翻新,加入新的考虑、看法或者案例,第三发出去。
我直到目前都会去翻写老内容,历史内容本就是一种最好的内容。
06 关注相同种类账号、KOL
像同行学习,参考借鉴行业的出色玩家,是每个行业都值得被倡导的,自媒体人不可以过于自负。
同行写了一篇文章火了,大概率也值得你去考虑,去尝试用我们的视角和切入点来写。
你不同意,也可以从反面角度来写。再退一步,同行的文章本身也能叫你看到他们自己挖素材的方法,多留神吧。
07 书本、影视、综艺
你要写文章,那书本、影视、综艺这类肯定是一个既受青睐又庞大的内容素材库。
写作是一个不断需要输入的过程,在看书、看影视、看综艺节目的时候可以边看、边感受,看完后去回味,写念书笔记、看电影写短评、看综艺记录印象深刻的片段,都是很棒的习惯。
像TED、BBC、全球史上最好电影TOP 100、《极品说》、《吐槽大会》、《青春有你》、《圆桌派》等等,只须你有空闲看,那就会有丰富的素材可写。
08 第三方平台深挖
这年头好的内容平台太多了,哪儿有内容,哪儿就有素材。像知乎、豆瓣、今日头条、B站、微博、简书、抖音短视频、天涯、虎扑等等。
还有一些不那样大家的像果壳网、澎湃、译学馆、煎蛋网、好奇心日报、好奇心日报、雪球、收趣、AcFun等等。
哪一个不是你认真看一天,可用的素材就有一箩筐啊!!
譬如译学馆,它是一个水平极高的视频网站,所有视频内容源自海外网站,重点是都进行了中文翻译。类别更是包含:科普、科技、影评、美食、励志、商业、社会、旅游、动物、儿童、心理、教育、趣闻、职场、时髦等等。
你说秀不秀?我随意说几个话题:为何喵星人的行为这么古怪、该如何回复道歉、肥胖到底是什么、只有4%的美国没钱人摆脱贫穷进入中产、不停的吃饭会如何。
09 从热点评论区挖掘
从BBS年代开始,我就一直觉得评论区里大神多,有很多犀利的看法,简短而深刻,而且还会有无数个你根本没想到的角度,这都是非常不错的素材。
我在刷微博热门的时候,常常看到不少热点微博评论区比这条微博本身精彩多了,真的是有无数个现成的选题,也有无数个可以采集起来备用的素材。
有不少专业搞内容创作的团队都会常常把微博评论区的内容整理起来,再配一些文字,就成为一篇爆文,豪横啊。
10 行业报告
每一个范围下都有专业的研究报告,而每份报告的内容基本都是行业精华,内容丰富,且剖析的点很多,那
大家可以对报告的整体或某一个点进行剖析,大有可写。
像199IT、企鹅智库、CBNData、梅花网、艾瑞咨询、阿里研究院、TalkingData、CNZZ、Datahoop云数据剖析平台、前瞻网、数据观、中国统计网、DCCI网络数据中心、36云数据等等,都可以去找报告。
尽情找切入点,去剖析。
好了,就列举这么多了,其实文章内容来源还有不少,只须你擅长去发现,坚持去发现,这类素材来源是无穷尽的。
我还是那个看法:培养随时记录想法、想法和素材的好习惯。这类采集看着零零散散,犹如萤火,但持续的累积会带来质变,给你无数个想法,彼时堪比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