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我不知道,这世界实在变化快。
技术的进步带来的改变是推毁性的,苹果Iphone来了,摩托、诺基亚瞬间不见;
网络以海嘨般的威力正在吞噬一个又一个企业、行业—中国在这方面好像正在世界的前面。置身其中的企业,天天面对的是变化,变化,变化……
无数的变化面前,品牌是不是还具备意义?怎么样界定品牌的边界?品牌的支点到底在哪儿?无数的疑问悬于每一个企业家、营销管理者的心头,挥之不去。
3月20日,著名的FT(金融时报)中文网站也加入了对这一话题的探讨行列,在其主办的“简洁环境下的品牌思维”平台沙龙中,邀请了宏盟集团旗下全球品牌策略公司思睿高董事总经理王鲁生、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企业传播副总裁宁述勇、革新网盟实行主席兼《实行官》杂志出品人段传敏、前乐蜂网CEO王立成、惠达卫浴副总裁杜国峰出席平台,以下是他们的精彩对话(摘要)。
王鲁生
思睿高品牌策略咨询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激起内在的品牌驱动力
第一,或许大家需要品牌自己内在品牌的创造力,由于塑造品牌需要由内及外的行为,真的发自品牌内心的一种做法。怎么样用内在的潜能真的发现和理解这个品牌的重要程度,把它作为品牌建设的核心驱动力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怎么样塑造出一款真的好的商品,任何品牌打造的基础,它安身立命的点都基于一款好的商品,无论是小米还是其他商品,他们真的核心的卖点还是基于事实为基础,以自己能力为基础的一款出色的商品作为基础,特别在今天如此的年代不止是信息互联年代,移动通讯年代,所有所有、各行各业都在触网。
第三,怎么样讲出一个好的故事,我感觉“褚橙”之所以成功并不只在于它有个好的商品,而是真的追寻那些可以叫你的目的顾客产生购买消费欲望的故事在背后予以支撑,这个力量是很强大的。这也同样可能用途于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对走向国际的企业来讲,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启迪是,大家怎么才能真的应用大家自己品牌故事的效应,去掉中国企业神秘的面纱,用更人性,更感知的办法,用了解的语言让大伙知道和接触这个品牌。
第四,怎么样在企业内部真的地塑造一支成熟的品牌管理团队,真的地做品牌工作,还要企业内部更好地具体推行、应用,发现问题,探寻解决问题之道。
王立成
前乐蜂网CEO
把企业办“简单”
近期唯品会的估值突破100亿美金,这个大伙没想到,这个网站从成立到目前四年,一直没升级页面,天天120个品牌在上午10点特卖,页面也没什么时髦度可言,很简单,把所有些品牌罗列,今天是什么品牌,明天是什么品牌,什么商品抢光了,什么还在。
大家所有人在几年前都没看清楚,但事实是今天它企业的估值真的是100亿美金。恰恰有不少公司把东西做得非常复杂,反而作茧自缚,一方面自己不喜欢,其次买家更不喜欢。几年前我面试过一个市场总监,他当时在“到哪里”,我是由于面试才了解“到哪里”这个网站,五年以前“到哪里”网站刚刚做的时候,至今已是30亿美金的估值,我一看这个购买机票的方法我说这个网站必火,由于在“到哪里”买机票远远比“携程”要简单。
线上线下品牌的最大的不同是,线上的买家是青年居多,他们从需要层面倒逼你在三个方面做到简单。
第一部分是品牌态度。唯品会的品牌态度要很简单,他就“品牌专卖”四个字就结束了。你这个网站的定位到底是什么,不可以讲解了半天讲不了解,要很简单。
第二部分,在你承载的产品和服务方面也要变得很简单。如淘宝上的昆仑山枣一样,他没省级代理商、区县代理商,直接从源头昆仑山4万亩地快递给买家,中间没任何环节,它的Supply chain也变得很简单,这是在产品的层面。
最后一个环节是销售途径。原来大家做销售途径,开个服饰店有省级、县级、市级代理商,要装修。目前上一个服饰品牌,在网络两三天装修完成,上一个新款一天两天内全国都可以买到,变得很简单。
段传敏
《实行官》杂志出品人、革新网盟实行主席
在变化中让品牌变明确
关于品牌,我感觉有以下三个问题需要厘清:第一个问题是品牌策略是服务于企业策略,还是企业策略服务于品牌策略?这是困扰大家的问题。近期一个企业上市之后要进入多样化,从原有些定位来讲,他聚焦光热的企业,但上市之后由于他有强大的资金重压,需要进入新的市场,如此问题就出来了,是沿着原有些定位进入,纵深地进步还是进行横向的进步?
到底品牌策略服务于企业策略还是企业策略服务于品牌策略?现在它是适度兼容的方法,中国企业在运作过程当中发现了不少问题,不少企业为何选择多样化是由于“屁股指挥脑袋”,商家不少行为在指挥着他品牌的行为,这可能是中外企业非常不相同的地方,这是一个支点,企业策略到底处于哪种地方。
第二,品牌的行为是一种传播行为还是经营行为?这也是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不少人觉得它是传播行为,由于是信息的组合,信息的印象,买家接收的信息更多的是传播的信息。目前网络不少新兴企业的出现让大家看到商品本身的驱动力显示出强大有哪些用途。
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大家试图创造认知,将认知大于事实,到头来发现,事实还是大于认知。它对于企业的进步起着推行性有哪些用途,那样大家到底在寻求企业原点的答案—商品,商品里又包括不少企业的信息,由于它是直接和买家接触的点。这里面简单的策略也起着很大有哪些用途。
第三,伴随网络的进步,定位会发生不少颠覆性的变化。过去大家以为在买家中形成一个非常明确的东西,但因为技术的变化、买家的变化很得快,在如此迅速的变化里如何让大家的品牌变得明确,我觉得这是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大家的品牌怎么样在变化当中探寻恒定的东西,如何伴随买家变化和技术的改进去把握信息的表现。
杜国锋
惠达卫浴副总裁
品牌是企业的策略选择
品牌不是传播的定义而是企业的策略选择,包含谷歌与熟悉的小米、苹果这类企业,它是把整个企业品牌策略融入到企业里,最后企业和买家的表现是交流的界面。这个界面包括了不少信息,包含商品,由于有简洁的理念使得大家的商品更合适买家的需要,更由于简洁的理念使得大家对买家的诉求愈加关注。这类变化也是源于大家整个行业的变化,包含媒体与实业界。
在过去十几年是媒体主导的年代,我怎么说,你听什么,你看什么。为何今天会出现“标题党”,由于大家的受众不会从头到尾看完一篇报纸,他只能看标题,所以大家要把内容做好,要做不少细分品类的东西来吸引受众。
对实业界而言,在过去卖方市场的时候大家是可以主导这个市场,引领这个需要的,但今天大家也了解中国所有些行业没一个行业不是过剩的,包含汽车、卫浴、建材行业都是产能过剩的,所以下一步任务是结构性调整。但真的的调整是源于大家怎么样尊重买家,发现买家的需要,在简洁的理念下怎么样让买家更快捷、更飞速地获得企业的商品和服务。
宁述勇
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企业传播副总裁
将来十年是沃尔沃的品牌转型期
从我做沃尔沃品牌来讲,我想任何一个品牌从概念到全球的构造肯定是一致的,不可能在中国有个品牌策略,在巴西、美国各有一个。在一个国家落地生根的时候,传播的方法和这个国家联系起来的时候,就要看中国团队的能力和见解了。在中国的所有权下,一方面我是中国人,在不少公司工作过,有不少中国式的思维。
虽然有全球的视线,但我的总部来个信息,只不过他们的考虑。你可以明显地看到一种文化的差异。我觉得,沃尔沃到目前为止的方法是自说自话,一直说我把车做好,我说我是最安全的,甚至第三方报告警察都说我是最安全的已经足够,就像以前大家做广告说“酒香不怕巷子深”,但事实上中国品牌已经走向数字化,中国买家真的懂车的比率不多,不少人只不过买个价格,买个外观,买个牌子,这个车到底什么问题,就像女孩站在路口看到一个车非常漂亮,不了解哪个品牌,就要那个。所以,和总部交流的时候我也说这是文化的冲突,品牌的理解。
我觉得品牌的建设,至今为止,品牌的背景和变迁都很了解,我说的也没什么新奇之处,就是努力做很大家都已经找出的规律,譬如客户体验,沃尔沃和宝马各摆一辆在这儿,可能不少人会直接选择宝马,但让他开200公里下来不见得,不少人会选沃尔沃,所以,大家很多地是让客户体验,让他感知商品。
目前科技从机械年代进入网络云数据年代,如此不少的变化公司能抓住也就能抓住将来了。过去假如说汽车行业的ABB(奥迪、奔驰、宝马)在中国卖得好,走得快,确实他们赶上了中国黄金十年期,沃尔沃原来作为福特的分公司没赶上这个机会。目前进去中国
之后,正好是个机会。
沃尔沃的品牌策略是以人为尊,强调大家是最安全的汽车。第一,大家理解你,有网络、高科技的东西,有安全、自动驾驶这类东西。第二是大家的核心价值,大家保护你,其实说的是大家的安全,保护你的生命,叫你心安和幸福。第三叫你感觉到独一无二,叫你不同于其他品牌,品牌的承诺是让寻求优质生活的精英简单。我觉得过去沃尔沃的品
牌太理性,干干净净的牌子,有点冷,太理性,没情感性的,非常强的吸引力。宝马是最强的,不少人价格也不问,车型也不问,就要这个车。
非常重要的是怎么样保护你们的安全与目前发现消费力的支撑点,大家觉得:
第一,汽车将来不是硬件的角逐,发动机等,买家会更看到软性的东西,愈加微,愈加软。
第二,汽车驾驶辅助与人性化的功能可能是将来买家更多重视的,去购买的支撑点。
第三,沃尔沃品牌情感属性提高的问题。过去德国人的理念是工程师文化,非常精确,非常精细,沃尔沃的文化也是工程师文化,讲究伴随时间而永恒的观念,中国人不少是赏析这种东西的,如何把瑞典作为一个国家来背书,把品牌情感建设起来。
第四,沃尔沃选择和奔驰宝马品牌建设很不一样的路线,奔驰是讲尊贵,而沃尔沃讲的是价值观,讲的是安全、低调和品位这三个特征。大家不是官二代更不是富二代,大家靠我们的常识、头脑挣了钱之后开始品质的生活,我觉得中国将来十年的价值观、社会转型是从土豪到精英,从炫耀到理性,而沃尔沃就是如此一个品牌。所以,将来十年是沃尔沃的转型期。